首页 > 最新动态 > 二等奖(4)|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最新动态
二等奖(4)|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2025-02-109

收录于话题

#科学技术奖

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荣誉表彰

『 第四十四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4) 』



本期项目简介


1

获奖项目名称

超高层建筑临时支撑结构稳定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3

主要完成人

钱宏亮、李浩、王玉泽、王化杰、赛菡、谢楠、杨晓毅、刘嘉茵、王东、焦道伟





项目背景

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而临时支撑体系是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重要的施工保障措施。但因人们对临时支撑体系受力机理认识不足,其计算理论严重落后于工程应用发展,制订的标准、规范数目繁多且不统一,甚至有相互矛盾的观点,同时存在材料、监管、产品质量等种种问题,导致临时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频发且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撑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充分了解超高层建筑临时支撑结构的失稳机理,并提出措施增强临时支撑结构稳定性。


创新成果


针对超高层建筑临时钢支撑体系受力机理认识不足、计算理论落后工程应用发展等问题,开展临时支撑系统稳定控制分析与设计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创新了临时支撑施工荷载取值方法,提出了临时支撑施工活荷载取值,为临时支撑系统的安全、经济设计提供了荷载依据。

超厚底板施工活荷载网格法调研统计

塔吊荷载分配系数与吊臂转角的关系

2


研发了考虑初始缺陷效应的临时支撑布设分析方法,形成了不同厚度底板临时支撑标准化设计体系。

槽钢初弯曲测量结果-弱轴方向

带随机缺陷结构体系失效模式

3


研发了爬模支撑系统稳定控制分析技术,总结了爬模支撑系统的稳定承载性能变化规律,形成了爬模支撑系统承载能力快速选用图表。

爬模支撑系统足尺稳定加载试验

本项成果已授权专利1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科技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6篇、E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工法1项,出版专著1部。


推广应用

本项成果深入剖析了超高层建筑临时钢支撑结构关键部位的工作性能和应力变化规律,探索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改进施工方法来提高临时钢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通过本项成果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临时支撑结构领域的理论知识,更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影响,有效提高了临时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相关施工事故发生率,为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7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设立“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63号),每年评审一次。


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要求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提名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协会多次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已有4个年度的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协会奖励坚持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做好《社会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报告》和社会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得到了钢结构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联系人:

刘   丽  010-82229059 13810524096

邱林波  010-82227104 1366110963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