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风采 | 这工程,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最新动态
会员风采 | 这工程,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2025-01-27135

收录于话题

#会员风采

▲点击观看视频


1月17日

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中铁宝桥集团参建的

世界第一高桥

世界第一山区跨径

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合龙



花江峡谷大桥堪称桥梁建造领域的璀璨明珠,是名副其实的“横竖都是世界第一”桥梁。无论是竖向的巍峨高度,还是横向的磅礴跨度,花江峡谷大桥都将成为世界桥梁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横:山区跨径最长






1420米:主桥为跨径1420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比现世界跨径最长的云南金安金沙江大桥长34米,可谓“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竖:高度世界最高






625米:桥面距水面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比现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高出60米,几乎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等高。


中铁宝桥集团参建的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构造主要由主桁架、主横桁架、下平联、桥面板块等组成,共计93个安装节段,总重约22000吨,相当于3座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重量。



自花江峡谷大桥项目启动以来

中铁宝桥集团综合考虑了

大桥设计思路

生产建设标准

自然环境条件

杆件加工特点等各种因素

最终决定采取‘一桥三地’制造模式

主桁在重庆、自贡加工

横桁架以及附属在贵阳、自贡加工

最大限度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

生产过程中

通过优化工艺方案

从原来的“3+1”拼装变为

四节段连续拼装

使每轮生产时间由开始的12天减少到9天

吊装作业坚持以每天2段的速度均衡推进

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了全桥吊装任务




智能管控   高效协同

项目团队通过使用智能制造信息库,实现对原材料库存实时状况、采购计划和生产需求的精准把控,以及各个环节的紧密协同,极大地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为大桥的顺利建造筑牢了坚实基础 。

智能下料  质量保证

项目团队采用了由预处理生产线、数控切割机、智能套料软件、BIM及信息系统以及网络共同构成的板材智能下料系统,实现了板材从原材料到成品部件的自动化生产流程,生产出的高质量部件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加工和配装环节,有力保障了整个桥梁制造过程的品质 。

虚拟预拼  精度飞跃

在钢桁梁的制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钢桁梁数字虚拟预拼装技术,攻克了安装精度匹配这一长期以来的技术难题。在钢桁梁节段预拼装环节,运用三维数字扫描虚拟预拼技术与实体匹配相结合的方式,犹如为施工安装配备了一把精准的“标尺”,不仅显著提升了节段安装精度,还大幅加快了施工进度。

三维钻孔  毫米保障

通过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的深度集成,项目团队成功实现了三维钻孔的同步推进,精确到毫米级,为大桥的合龙提供了极为关键的精度保证。

创新焊接  严控变形

项目团队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全熔透焊接技术以及接头板残余应力消除技术,有效控制杆件焊接变形,确保了钢桥面板和接头板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项目参建者接受央视采访


▲项目参建者在进行焊接作业



花江峡谷大桥


花江峡谷大桥横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和黔西南州贞丰县两岸,大桥下是北盘江花江段,大桥建成后,峡谷两岸的行车时间将由近1个小时缩短到2分钟。同时,该桥作为贵州省桥旅融合示范性项目工程,将通过建设“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努力打造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作为六枝至安龙高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贵州交通网络。


来源 | 中铁宝桥


稿 件 征 集


中国钢结构协会为推动行业发展,提升会员服务水平,从更多维度展现会员企业硬支撑和软实力,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新推出“会员风采”栏目。该栏目涵盖企业简介、企业优秀经营/管理经验、人物故事、主打产品、精品工程等,诚邀您的参与。同时,我们也热忱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投稿联系方式:

李涛青:010-82227102  18601228317

谢   娜:010-82227106  18911928367

点击下图,加入协会 ? 

1

2024钢结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暨钢结构智能高效焊接与质量管控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顺利召开

2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秘书长工作会在重庆市召开

3

中国钢结构协会高等学校钢结构创新竞赛2024“津西杯”新民居设计决赛圆满结束

4

中国钢结构协会代表团圆满完成赴日研修

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站原创的部分转载内容,因无法一一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您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