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一等奖(26)|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最新动态
一等奖(26)|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2025-01-1027

收录于话题

#科学技术奖

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荣誉表彰

『 第三十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26) 』



本期项目简介


1

获奖项目名称

空间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组合桥结构体系创新与成套建造技术研究


2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同济大学、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固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浙江绿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3

主要完成人

邢遵胜、黄卓驹、冯晓东、丁洁民、张其林、邵冰、刘中华、张峥、罗晓群、杨林、阮欣、张国栋、赵树彬、王强、项圣懿





项目背景

人行悬索桥以其外观新颖、线形优美等优点在旅游景区、城市慢行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内,全国范围内约建成和投入使用超过150座大跨度人行悬索桥。单边悬索桥是这类桥梁中最为复杂的结构体系,其推广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1)结构体系和形式单调,且构造和成型复杂;(2)悬索桥的振动控制难度大;(3)施工条件复杂,资源消耗大,精度和质量保障差。

本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对悬索桥结构体系和建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发明新型结构体系、研发离散空间结构找形智能算法、研发新型半主动振动控制技术、提出新型施工装备和高效施工技术、践行绿色建造等方面,形成了成套技术。


创新成果



1


发明了一种空间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组合桥新体系。该体系不仅桥形优美,较好适应了三岔河口特殊环境,同时将刚性桁架桥与空间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桥相结合,刚柔相济,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展示了“建筑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空间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组合桥新体系


2


研发了空间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组合桥集成设计技术,完成了形态优美、受力合理、绿色经济的现代人行桥的集成设计。

拉普拉斯平滑收敛形状


3


研发了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桥振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变阻尼装置布局及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优化,增强了控制系统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了桥梁在风载及其他动力荷载下的振动控制效率。

控制效率及鲁棒性的提升效果


4


提出了无支撑背拉式接装技术,巧妙实现大尺寸悬挑桁架桥的河上安装;研发了高大梭形柱定点旋转吊装技术,实现了56m高梭形柱82°旋转就位,以数字仿真模拟作业过程,保证了起吊作业的安全性。

梭形柱旋转起吊过程


5


设计了一种新型天缆系统,突破环境限制,实现了主缆索、吊索等的高效、便捷安装;提出了无应力控制法施工技术,实现仅张拉背索、定长主索和吊索精准建立预应力的效果。

施工完成效果


推广应用

项目成果已获国家发明授权16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6篇,主参编标准2部,科技成果经董石麟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套技术已应用于绍兴国际会展中心景观人行桥、阿尔及利亚杜维拉体育场、深圳安托山步行桥等工程。项目通过集成技术创新,实现了结构与建筑美学的和谐统一,推动了现代桥梁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07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设立“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63号),每年评审一次。


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要求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提名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协会多次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已有4个年度的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协会奖励坚持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做好《社会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报告》和社会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得到了钢结构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联系人:

刘   丽  010-82229059 13810524096

邱林波  010-82227104 1366110963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