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1)|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2025-11-106
随着海洋工程向百米级深海拓展,在深水、急流、波浪、裸岩等复杂恶劣环境的多重制约下,深海基础建造面临着设计理论不完善、施工技术不成熟、建造装备匮乏等突出问题。本项目聚焦深海复杂环境基础工程设计建造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从百米级深海复杂环境超大直径桩基础的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到专用装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突破,形成了深海复杂环境超大直径桩基础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并研发了配套深海作业智能装备,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揭示了大流速诱导桩基础横波向波流力激增的非线性规律,建立了波流联合作用下桩基础波流力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大流速环境的深海超大直径群桩基础设计方法。
图1 创新了面向大流速复杂深海环境的超大直径桩基础设计理论
首创了超大直径深海钻孔桩双导管同步灌注工艺,发明了超大直径桩基础中心设孔循环散热控制技术,提出了基于外八内四双层声测管的超大直径桩基础质量检测方法。
研制了满足三百米级深海作业的超大直径智能钻机,实现了200MPa以上超硬岩层的高效钻进,一次成孔直径达7m,达成可视、可控、可追溯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施工,成功解决了深海复杂环境超深、超硬、超大直径桩基础施工难题。研制了抗流能力强、作业能力优的深海桩基础水下施工辅助作业机器人,机器人搭配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水下自动换装作业机械手,在深海基础施工中具备探测、钻孔、切割等多样化辅助作业功能。
项目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软件著作权4件,获批省级工法1部,主编团体标准1部,发表学术论文56篇。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塔深海基础等多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图4 项目成果的代表性工程应用: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
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站原创的部分转载内容,因无法一一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您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