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大型会展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彰显国家实力、展示现代化成就的重要窗口。会展建筑跨度大、荷载重,外形复杂,舒适度要求高,且需考虑会时会后的功能快速转换,对设计、施工和运维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向以上重大工程挑战,项目团队聚焦关键技术难题,历经12年攻关研究,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并进行了广泛的工程应用。
创新成果
建立了大跨高比变截面钢梁组合楼盖体系等应力比优化设计方法
建立了大跨高比变截面钢梁组合楼盖体系等应力比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大跨度变截面钢梁组合楼盖结构下拉减振技术,研发了大跨高比和长悬挑组合楼盖协同变形施工技术,实现了多重需求下大跨度楼盖结构的低碳节材和高品质建造。
提出了控震-抑振双功能大跨桁架结构体系
提出了控震-抑振双功能大跨桁架结构体系,揭示了其抗震韧性和舒适度提升机理,形成了相应的震振双控设计方法,研发了重载大跨桁架的超厚高强钢板低温焊接技术、3800吨级带混凝土屋盖重型桁架设计施工一体化整体提升技术,实现了重载大跨度桁架楼盖的抗震韧性提升与舒适度有效控制的双重目标。
提出了考虑多种风环境下复杂曲面屋盖风荷载极值随机性量化模型
提出了考虑多种风环境下复杂曲面屋盖风荷载极值随机性量化模型,实现了复杂曲面屋盖风荷载极值的高精度确定,建立了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曲面屋盖整体稳定性能提升快速设计方法,揭示了大跨度曲面网格结构屋盖局部稳定性能提升机理,研发了复杂曲面屋盖数字化高精度安装技术,解决了复杂曲面屋盖设计和施工效率低、精度差的难题。
研发了大跨度屋盖低扰动减载加固技术
研发了大跨度屋盖低扰动减载加固技术,提出了适用于会展建筑内部空间分隔的可拆装自约束钢结构体系,以及适用于会展建筑外部空间拓展的分层装配消能钢结构体系,实现了会展建筑平会快速转换的低碳改造和循环使用
推广应用
项目成果已获授权专利66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参编标准10部,发表学术论文60篇,形成省部级工法22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G20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厦门金砖峰会主会场、廊坊临空国际会展中心等十余项工程,为大型会展建筑精益建造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工程应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