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二等奖(42)|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最新动态
二等奖(42)|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2025-05-219

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荣誉表彰

『 第八十二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42) 』



本期项目简介


1

获奖项目名称

钢结构焊缝超声成像及远程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2

主要完成单位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3

主要完成人

傅彦青、常海林、宋光辉、潘常春、韩志雄、严擒龙、来井满、张菁、李洁、孙铃智





项目背景


焊接作为钢铁的裁缝,焊接质量对钢结构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影响巨大,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是钢结构质量控制与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之一。建筑钢结构随着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对焊接质量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钢结构焊缝先进检测技术在各类特殊结构、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的钢结构焊缝检测中用途广泛。

开展钢结构焊缝先进检测技术的研发,实现检测过程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化、可追溯,对建筑钢结构的焊接质量跟踪检测及在役建筑钢结构焊缝的维护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创新成果


1

钢结构焊缝超声成像检测技术

实现了基于TOFD、相控阵等先进检测技术的建筑钢结构焊缝缺陷成像检测,建立钢结构焊缝施工及在役缺陷的超声TOFD、相控阵图像数据库,实现钢结构焊缝检测数据化、可还原、可追溯。


2

钢结构焊缝缺陷图像智能识别技术

完成钢结构焊缝缺陷图像智能识别程序开发,实现基于超声 TOFD 图像数据库的钢结构焊缝缺陷智能化识别,缺陷类型识别准确率95%以上,初步实现钢结构焊缝缺陷图像智能化分析。


3

机器人现场远程自动检测技术

采用爬行机器人实现现场高空焊缝的TOFD成像检测,并通过4g、5g网络将检测数据结果上传云端,完成远距离数据传输,并在远程分析终端对焊缝检测结果进行评定,此项技术在北京国家会展中心二期项目成功进行了应用试验。


推广应用


随着大型立体城市集群的建设与巨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应用,建筑钢结构领域对于建筑高度、结构跨度以及抗震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钢结构焊接质量的检测对于保障结构安全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相关成果在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故检测项目、北京新国展二期工程、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北京大剧院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实现了焊接质量检测的自动化、数字化、可追溯。





END



2007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设立“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63号),每年评审一次。


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要求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提名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协会多次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已有4个年度的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协会奖励坚持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做好《社会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报告》和社会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得到了钢结构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联系人:

刘   丽  010-82229059 13810524096

邱林波  010-82227104 1366110963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