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钢结构论文 | 高地震烈度寒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抗震韧性评价
最新动态
钢结构论文 | 高地震烈度寒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抗震韧性评价
2025-05-03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熊治华, 刘旭尧, 李佳奇, 刘陈

摘 要:综合考虑桥梁系统灾变全过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寒区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抗震韧性评价方法。基于现有统计数据,综合考虑桩基沉降损伤、疲劳损伤以及冻融损伤,建立了高地震烈度寒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震前功能损失函数;将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桥梁抗震韧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桥梁系统震后恢复函数;提出了震前临界维修加固年限和临时保通状态。结果表明:在高地震烈度冻土区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系统的临界维修加固年限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0g、0.15g、0.20g、0.30g时,桥梁系统的临界维修加固年限预计分别为27年、24年、19年、8年;当桥位在Ⅸ度及以上设防区时,必须在桥梁方案设计中考虑增设减隔震装置;桥梁系统的恢复时间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韧性指标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桥梁在运营20年后发生地震作用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和0.15g的地震动预计不会影响桥梁通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0.40g的地震动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实现临时保通,预计恢复时间为1~42天,韧性指标为0.647~0.578,恢复至临时保通状态的韧性指标最大值为0.650。

关键词:高地震烈度寒区;桩基沉降;桥梁抗震;冻融损伤;抗震韧性

来源 | 建筑钢结构进展微信公众号



《钢结构制造技术标准》宣贯暨实务赋能培训班在成都成功举办


2024钢结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暨钢结构智能高效焊接与质量管控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顺利召开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秘书长工作会在重庆市召开


中国钢结构协会高等学校钢结构创新竞赛2024“津西杯”新民居设计决赛圆满结束

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站原创的部分转载内容,因无法一一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您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click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全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