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钢结构论文 |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最新动态
钢结构论文 |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2025-05-0111

击蓝字

关注我们

曾在平, 王宇航, 王秀丽, 任根立

摘 要:在北方寒冷地区,钢管混凝土结构因冻融作用侵蚀而造成钢管开裂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从而导致结构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冻融侵蚀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问题,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推出试件,考虑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强度、钢管径厚比等不同参数,进行冻融试验和推出试验,分析了界面黏结力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确定了界面平均黏结强度以及峰值黏结强度、残余黏结强度特征值。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界面平均黏结强度减小,极限荷载对应的滑移逐渐增大,而残余黏结强度呈线性减小,稳定段起点滑移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峰值黏结强度、残余黏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降低。分析外钢管密布应变计所测出的应变分布规律可知界面黏结应力呈指数分布,对比分析由荷载、滑移结合能量法理论推导所得的黏结应力分布函数,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精度,为后期研究界面黏结性能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冻融循环作用后界面黏结应力-滑移三段式本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特征值计算公式和本构模型,可为该类构件设计时考虑冻融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冻融作用;推出试验;界面黏结应力-滑移本构;黏结应力分布函数

来源 | 建筑钢结构进展微信公众号



《钢结构制造技术标准》宣贯暨实务赋能培训班在成都成功举办


2024钢结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暨钢结构智能高效焊接与质量管控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顺利召开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秘书长工作会在重庆市召开


中国钢结构协会高等学校钢结构创新竞赛2024“津西杯”新民居设计决赛圆满结束

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站原创的部分转载内容,因无法一一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您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click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全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