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二等奖(32)|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最新动态
二等奖(32)|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2025-04-279

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荣誉表彰

『 七十二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32) 』



本期项目简介


1

获奖项目名称

用于应急场景的可拆移式模块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主要完成单位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天工(天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3

主要完成人

李苗、王金丽、陈文娟、范志富、冀国华、张艳庆、王慧宇、靳朝峰、梁海姣、张晨




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模化发展,是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国一直在着力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的提出,装配式模块建筑作为一种建造品质更高、建设速度更快、综合成本更优的新型建筑形式,在应急救灾等领域、军事设施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代表项目拆装式营房北方试点项目包括箱式模块建筑及折叠式模块建筑两种体系,是住建部与陆军签订军民融合推进协议后,首个拆装式营房试点项目、军民融合国家十三五课题示范工程、拆装式营房试点观摩项目。

该技术研究以自身模块建筑技术为依托,结合应急场景特点突破模块建筑结构、运输等方面技术壁垒,针对应急救援、短期安置阶段,运输条件差,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无大型安装机械,自然条件恶劣等问题,研发高压缩比、不借助机械可徒手安装、可快速建成的折叠式模块体系、快拼式模块体系等应急模块建筑产品。灾后重建、过渡安置阶段针对模块建筑可高效安装、便捷拆移以及防火、保温、隔音性能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形成保温、防火性能优异可多次循环周转使用的整体式模块建筑。同时进行应急保障模块化配套设施研发,将模块建筑技术与相关专业配套技术相结合研发模块化配套设施,保障应急场景下能源供应、物资存储、废水处理等基础功能需求。通过本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周转使用方面:实现模块建筑快速高效建造、多次拆移周转使用、实现功能单元快速改造,整体式体系拆装次数不少于6次,满足多次拆移需求,异地重建损耗率小于10%。可压缩式体系可拆移次数不少于30次。在高效运输方面:研发折叠式模块体系—铝合金折叠房、折叠扩展房,快拼式模块体系,其中铝合金折叠房压缩比达1:8,快拼式模块体系压缩比1:5。在保温性能、隔声方面:满足保温性能热传导系数不大于1.5W/㎡·℃,并按照欧标进行隔音性能测试,隔音性能达到46db。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抗震救灾、应急救援、医疗救治、应急指挥以及其他有拆移需求的建筑,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目前已在拆装式营房北方试点项目、荷兰政府保障房项目、诺和诺德制药公司办公楼项目等多个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快拼式模块体系



折叠式模块体系



拆装式营房北方试点项目



荷兰政府保障房项目

END


2007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设立“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63号),每年评审一次。


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要求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提名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协会多次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已有4个年度的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协会奖励坚持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做好《社会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报告》和社会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得到了钢结构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联系人:

刘   丽  010-82229059 13810524096

邱林波  010-82227104 1366110963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