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二等奖(18)|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最新动态
二等奖(18)| 中国钢结构协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展示
2025-03-253

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荣誉表彰

『 第五十八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18) 』



本期项目简介


1

获奖项目名称

高强韧性深海海底管线管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


2

主要完成单位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衡阳华菱连轧管有限公司


3

主要完成人

杨宝齐、左国锋、张国胜、朱薛辉、彭杨、吴光辉、尤学刚、侯静、昝启飞、程向龙





项目简介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海底管道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担负着海底油气集输、化学药剂注入、注水、注气等任务,被喻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生命线。同浅水海底管道相比,深海海底管线管面临的环境条件更为恶劣,对深海管线管的设计、制造、铺设安装等技术提出许多挑战。这就要求深海管线管不仅要有很高的耐大气腐蚀和耐海水腐蚀性能,还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易焊接等特性。

本项目深海管线管合金设计遵循C-Mn钢为基础,微合金化的设计原则,尽量降低钢中的Mn含量, 辅以置换固溶强化元素Cr、Mo元素,低 P、S含量,通过性能和功能需求搭配反复多次试验确定钢的成分。开展深度脱磷、脱氧、脱硫、精准钙处理等系列洁净冶炼工艺设计,全面提升冶金质量。开展控形控性一体化轧制技术研究,突破合金钢连铸坯在轧制过程中的内部折叠等表面控制难题,并创造性的在热轧过程中引入轧后控冷工艺,为后续热处理做组织准备。改进现有淬火装置,解决了冷速不足、断流等问题,达到了精确控温热处理效果。通过上述手段协同开发的深海管线管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匹配性能,可靠的抗疲劳性能和良好的可焊性,满足1000米以下深海油气藏开发项目使用需求。

本项目突破了多项深海海底管线管生产关键技术,实现了拉伸性能满足屈服强度450~570MPa和抗拉强度535~655MPa,-40℃横向全尺寸冲击韧性大于100J。项目共获授权专利1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项目成果应用以来实现累计销量129623吨,使用效果良好。

本项目加快了深海海底管线管国产化进程,满足了国内外不同海洋油气开采对高品质钢管的需要。项目研制的产品成功应用于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南堡项目、流花29-2项目和曹妃甸项目等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项目图片


深海钢悬链立管和海底管线









海底管线管









钢悬链立管









海底管线管铺设











END


2007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设立“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63号),每年评审一次。


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要求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提名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协会多次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已有4个年度的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协会奖励坚持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做好《社会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报告》和社会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得到了钢结构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联系人:

刘   丽  010-82229059 13810524096

邱林波  010-82227104 1366110963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